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联合召开健康医保扶贫新闻发布会
来源:省医保局 时间:2019-09-20 19:25

 

    919日下午,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医疗保障局联合召开健康医保扶贫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省卫健委、省医保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在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健康扶贫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要采取“靶向治疗”措施,建立长效保障机制,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的有关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卫健委会同省医保局认真贯彻精准扶贫方略,把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作为主攻方向,聚焦老区苏区和健康扶贫工作对象,防治结合,关口前移,全力推进“三个一批”分类救治策略,切实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省健康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是专题向大家介绍我省健康扶贫工作的相关情况。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陈辉先生、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梁步腾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管理处处长张国安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黄昱女士。

  我是省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郭战平。

  今天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三项议程。一是请陈辉副主任介绍我省健康扶贫工作情况;二是请梁步腾副局长介绍医疗保障扶贫工作情况;三是回答记者的提问环节。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陈辉副主任介绍我省健康扶贫工作情况。2019-9-19 15:02:12

 

  陈 辉:

  健康扶贫工程启动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国家卫健委、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委会同医保等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精准扶贫方略,加大医疗保障力度,提升精准服务水平,防治结合,关口前移,全力推进“三个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分类救治策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托底保障政策、签约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对农村贫困人口(含省定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村低保对象)全覆盖,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个人就医自付医疗费用负担大幅减轻,贫困人口大病和长期慢性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贫困人群健康素养明显提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健康扶贫已经取得成效,为如期实现攻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贫困患者得到基本救治。通过逐人逐户核查患病情况,利用国家健康扶贫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实时掌握各地健康扶贫工作和扶贫对象情况;对31种大病患者提供规范化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已有8.6万人得到基本救治和管理服务。二是贫困患者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兜底保障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2018年贫困患者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水平进一步降低。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支持改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施条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和远程医疗已经全面覆盖所有老区苏区县。持续实施全科医生特岗、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项目,近年来我省每年为老区苏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补充医护人员约5000人。四是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大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力度,开展健康促进三年行动,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经过几年集中攻坚,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贫困群众大部分疾病能在县域内得到及时救治。

  二、健康扶贫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面临多重压力。基本医疗有保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少数地方缺医生缺机构,部分机构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未达标。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居高不下。健康扶贫越到后面难度越大,面临的都是条件更差、病情更重、贫困程度更深的地区和人群。一些疾病的发生难以预料,有些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每个患者的病情也各不相同,很难采取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一次性全部消除。现有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预计到2020年还有约8万人需要持续做好医疗救治和医疗保障,否则极有可能重新致贫返贫。

  三、聚焦问题,突出重点,全面完成今明两年健康扶贫任务做好今明两年健康扶贫工作,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信心决心,坚持目标标准和问题导向,举全系统之力,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一)从严从实对标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工作标准。一是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即每个贫困县建好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成1所政府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卫生室。允许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二是医疗技术人员“三合格”:县医院的每个专业科室、每个乡镇卫生院、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医生。三是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贫困县要有1所县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常住人口超过1万人的乡镇卫生院要达到《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中的要求;常住人口超过800人的行政村卫生室要达到国家2014年印发的《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四是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确保实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医保制度保障。

  (二)明确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的主攻方向。一是实施县医院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将符合条件的未达标老区苏区县医院全部纳入全民健康保障工程支持范围。进一步强化对口帮扶,47所省市三级医院和96所县级医院选派1000名医务人员分别对口支援102所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确保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老区苏区县全覆盖。进一步推进远程医疗,着力拓展服务内涵,丰富服务内容,并向乡镇卫生院延伸,一级带一级,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二是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加大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力度,继续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招聘特岗全科医生,力争实现每一个乡镇卫生院有一名全科医生。统筹人才使用,实施卫生院选派医生开展巡诊或派驻等灵活方式,强化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技术辐射、医疗质量安全和管理水平的带动作用,落实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指导责任,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绩效。三是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地方政府要落实好主体责任,继续加大投入,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在脱贫攻坚期内,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业务需要合理配置医疗设备。对于扶贫搬迁后新形成的行政村,在地方政府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前,设置临时医疗点,为群众提供服务。

  (三)完善贫困人口制度化的分类救治和保障机制,继续推动健康扶贫工作落实到人、措施精准到病。一是持续做好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按照福建省《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逐步扩大大病救治病种和分类,继续提高贫困人口大病救治覆盖面。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优先选择基本医保目录内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诊疗技术和药品、耗材等。对今年新增病种和新发病患者,实行建档管理,发现一例,建档一例,治愈一例,销号一例。健全和完善“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机制,到2020年,贫困患者大病专项救治覆盖的病种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5%以内。二是进一步落实做细慢病签约服务。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等4类慢病的贫困人口,重点管理,做好每季度按时随访评估、健康管理、适时转诊等工作。对患有脑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6类慢性病的贫困人口,结合贫困人口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提供健康教育处方及指导。三是继续完善托底医疗保障政策。卫生健康系统要积极配合医保部门,加强医保制度综合保障,将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控制在家庭可承受范围内。要落实分级诊疗,引导贫困患者合理就医。

  (四)建立贫困地区健康危险因素防控长效机制,推动实现健康扶贫关口前移。坚决做好艾滋病综合防治。实施遏制结核病行动。全面推进地方病和重点疾病防治攻坚行动。深入开展贫困地区健康促进攻坚行动。落实健康中国、健康福建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健康城市、卫生县城(乡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等工作,努力改善影响健康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

  (五)加强健康宣传引导,培育群众健康生活理念。加强对健康扶贫工程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贫困人口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健康保健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贫困人口医疗保险政策、大病救治规定的宣传教育,引导贫困人口规范、合理就医,培育群众健康生活理念,提升群众整体健康素养。2019-9-19 15:18:03

  主持人:

  谢谢陈辉副主任。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梁步腾副局长介绍医疗保障扶贫工作情况。2019-9-19 15:19:06

 

  梁步腾: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自201810月成立伊始,就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在政策上、服务上挖潜增效,发挥好医疗保障扶贫重要作用。201812月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福建省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深度聚焦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努力实现参保缴费有资助、待遇支付有倾斜、基本保障有边界、管理服务更高效、就医结算更便捷,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叠加保险各项制度作用,切实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实现2020年我省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提供坚强医疗保障。

  一、实行全额资助参保,实现应保尽保

  对民政、扶贫、卫生健康、残联等相关部门认定的第一、二类医疗救助对象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通过医疗救助途径给予全额资助,确保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牢牢把住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第一道“关口”。2019年城乡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医保95.58万人次,救助金额2.13亿元。其中:为62.4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提供全额资助,资助金额达1.38亿元。

  二、实施大病保险向贫困人口倾斜政策

  根据国家政策,我省于20197月出台了《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一是将新增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30元的一半,用于提高大病保险保费,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二是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确定;三是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不低于60%;四是加大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的支付倾斜力度,贫困人口起付线再降低50%,支付比例再提高5个百分点,全面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封顶线,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三、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医疗救助

  对纳入医疗救助对象的人员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的基础上,开展特殊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一次性定额救助和特重大疾病等多层次救助和分类救助。第一类,特困供养人员;第二类,低保对象、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第三类,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和重病患者;第四类,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20191-6月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6.74亿元,共救助348.2万人次,其中:特殊门诊救助230.76万人次,救助金额1.18亿元;住院救助21.61万人次,救助金额3.32亿元;一次性定额救助1029人次,救助金额347.89万元;重特大疾病救助1364人次,救助金额804.04万元。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支出达1.89亿元,包括特殊门诊救助359946人次,救助金额2292.47万元;住院救助37910人次,救助金额2849.04万元。

  四、完善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我省于20176月制定出台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救助,执行时间从201771日至20201231日。今年531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的通知》,从201951日起从四个方面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救助力度:一是提高报销比例上限,从原来的省市两级医疗机构就医叠加报销后上限50%70%分别提高到70%80%。二是将原来集中救治13种大病名称统一整合成9种,再新增22种疾病,补助病种增加(整合)至31种。三是年终根据专项资金结余情况,对年度医疗费用个人负担5000-50000元的保障对象实行精准分档补助。四是继续对保障对象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个人缴费实行全额补助。完善后的叠加保险政策已全面得到贯彻落实。据统计,自201771日叠加保险政策实施以来至2019831日,全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624231人,已有119645人享受医疗叠加保险补助,累计补助金额9171万元,报销比例从75.33%提高到84.17%。其中31种重特大疾病住院救助10241人,叠加保险补助5227万元,实际报销比例从84.04%提高到97.49%

  五、加强医保扶贫资金监管

  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福建省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工作的通知》(闽财农〔201926号),规范医保扶贫资金全流程监管,实现精准监督和规范高效使用。开展全省打击欺诈骗保“百日专项行动”,严格监管医保基金使用。做好医疗保障绩效评价,建立医疗保障基金筹集、使用情况月度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分析基金运行情况,提高医疗保障基金使用效益,为实施医保扶贫提供资金保障。

  六、全力提升医保服务水平

  及时完善医保信息系统,优化基层医保服务能力,提高医保扶贫政策知晓率,增强扶贫对象的获得感。一是实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定点医疗机构通过医保信息系统准确识别精准扶贫人员身份,为贫困人口开通绿色通道,不收取住院押金,解决贫困家庭预付医疗费用的困难。二是完善医保信息系统,实现城乡居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一站式”结算。三是落实驻点医保服务站制度,在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医保服务站,派驻医保人员,为参保患者提供医保政策咨询、办理参保、异地转诊等服务。四是加强村卫生室的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对全省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新申请纳入定点且符合条件的,及时签订定点服务协议,让贫困群众能够在家门口看病就医、享受医保扶贫政策。五是加大政策宣传。会同农业、扶贫、财政、民政等部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把医保扶贫的惠民政策交到群众手中。借助驻村干部、扶贫干部等力量,对贫困人口进行面对面地宣讲、一对一解读,政策解释到户,确保贫困人口真正知晓医保扶贫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到实处。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作为新成立的部门,积极发挥新机构、新体制、新担当的作用,聚焦聚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巩固医疗保障扶贫成果,不断探索医疗保障扶贫长效机制,实现制度更加完善、保障更加公平、基金更可持续、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有效的目标,以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决心和干劲,真抓实干,全力攻坚,确保打赢医疗保障扶贫攻坚战。2019-9-19 15:29:17

  主持人:

  谢谢梁步腾副局长。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按照今天的发布主题进行提问。按照惯例,提问的记者请举手示意,提问时请先通报一下你所代表和服务的媒体。2019-9-19 15:30:06

  东南网记者:

  目前我省健康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请问家庭签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2019-9-19 15:32:01

  黄 昱:

  省卫健委高度重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工作,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作为落实健康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主要从三个方面指导各地做好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工作。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省卫健委主动对接医保和民政部门,将扶贫开发对象和省定扶贫标准下的低保对象全部纳入家庭签约范围,及时更新贫困人口动态信息,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实施分片包干,家签团队“一对一”服务到人,建立健康档案和签约台账,发放联系卡,加强与贫困对象沟通联系,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健康管理,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通过定期上门,引导贫困人口树立健康生活方式,让他们得到及时救治。

  二是加强分类指导。出台《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南》,细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求,按照慢性病、一般人群和重大疾病进行分类指导。同时,以慢病管理为重点,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贫困慢性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提高贫困人口家庭医生履约质量。截至20197月,全省贫困人口已签约60.45万人,基本做到应签尽签。已管理高血压患者签约约5.6万人,已管理Ⅱ型糖尿病患者签约约1.5万人。在贫困人口就医、用药等方面家庭医生还主动提供预约转诊、用药指导、病后随访等便民服务,家庭医生发挥了贫困人口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三是加强家签团队建设。整合县域医疗资源,遴选乡村医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和县级以上医院专科医生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辖区内二级医院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和指导,落实分级诊疗和转诊机制,指导签约团队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开展乡村医生规范培训、全科医生三基训练、基本公共卫生培训、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方式,提升家庭医生履约能力。2019-9-19 15:36:48

  福建电视台记者:

  医疗机构如何为健康扶贫对象开展健康扶贫诊疗服务?另外,医保扶贫成效方面,能否用具体事例或者数据说明?2019-9-19 15:38:02

  张国安:

  在保障贫困群众基本医疗、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问题上,全力推进“三个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分类救治策略。自2017年以来,我省对患大病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按照“四定两加强”的原则,即“定定点医院、定临床路径、定单病种费用、定报销比例,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责任落实”,进行集中大病救治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建立救治台帐,进行动态管理。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建立大病救治台帐,根据救治对象患病情况,发挥乡村医生等基层卫生健康队伍的作用,做好救治对象的组织工作,组织患者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二是规范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省、市级卫生健康行政等部门按照保证质量、方便患者、管理规范的原则,确定各病种的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病种诊疗指南规范和临床路径,制订适宜的各相关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组织制定了相关病种临床路径,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三是完善细化贫困人口制度化的分类救治和保障机制,继续推动健康扶贫工作落实到人、措施精准到病。省卫健委与省医保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通知》,文件将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病种从原来的13种增加到31种,省级定点医院从原来的3所增加至11所。目前全省确定11家省级定点医院、27家市级定点医院,有健康扶贫任务的65个县79家县级医院全部纳入大病医疗救治定点。省级定点医院第一道报销比例从原来的50%上升到70%、市级定点医院第一道报销从原来的70%上升至80%,大幅提升第二道精准补助比例。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明确要求各医院优先选择基本医保目录内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诊疗技术和药品、耗材等,目录外费用(即由个人100%支付的项目、药品、耗材等)超过10%的部分,由医疗机构承担,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四是做好政策衔接,方便救治对象。在定点医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实施“一站式”结算,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等各项医疗保障政策有效衔接。即:保障对象持社会保障卡及相关证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各定点医疗机构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保障对象,按照有关规定为保障对象提供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保障对象不需要预缴住院预缴金,只需在出院结算时支付个人自付部分。2019-9-19 15:42:03

  梁步腾:

  从实施医疗保障扶贫工作以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就医负担明显降低,有效缓解因病返贫。根据对实施精准扶贫叠加保险制度一年以来的评估共减少5622人因病返贫。具体数据如下:

    自201771日医疗叠加保险政策实施以来至2019831日,全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624231人,已有119645人享受医疗叠加保险补助,基本做到应助尽助,累计补助金额9171万元,报销比例从75.33%提高到84.17%。其中31种重特大疾病住院救助10241人,叠加保险补助5227万元,实际报销比例从84.04%提高到97.49%。其中:

  政策进一步完善前的201771日至2019430日,共有106853人享受医疗叠加保险补助,累计补助金额7141万元,报销比例从74.63%提高到83.16%。其中重特大疾病住院救助3856人,叠加保险补助3910万元,实际报销比例从84.37%提高到97.44%

  政策进一步完善后的20195--8月,共有40233人享受医疗叠加保险补助,补助金额2030万元,报销比例从78.28%提高到88.35%。其中重特大疾病住院救助9060人,叠加保险补助1317万元,实际报销比例从83.03%提高到97.65%

  举个例子,漳州市云霄县莆美镇后汤村精准扶贫对象柳某肉家庭经济十分困难。2019年,柳某肉因患子宫癌住院治疗,共发生医疗费用82749.12元,其中基本医保支付31950.54元,大病保险支付10852.18元,医疗救助11924.08元,医疗叠加保险补偿12137.71元,贫困人口风险金兜底补助13390.36元,个人仅需负担2494.25元,自付比降到3.01%,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返贫问题。2019-9-19 15:46:52

  新华网记者:

  请介绍下我省健康扶贫的财政投入情况?2019-9-19 15:47:57

  梁步腾:

  全省每年按省、市、县50%25%25%分担比例筹集专项资金用于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工作,所筹集资金由省里统一管理使用,市县筹集资金年终通过上下级结算上解省级。平时资金调度由省级财政先行代垫,采取“先预拨、后结算”方式,每年由省级财政将该项资金下达设区市财政,由设区市财政拨付市医保中心,由市医保中心与当地所有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保障对象就医时实行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结算,确保救助资金足额及时到位。2019-9-19 15:49:08

  福建卫生报记者:

  对比原来政策,《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做了哪些修改和完善?能否具体说说“三道”补助的具体内容?2019-9-19 15:51:12

  梁步腾:

  修订后的《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提高救助力度:一是提高报销比例上限,从原来的省市两级医疗机构就医叠加报销后上限50%70%分别提高到70%80%。二是将原来集中救治13种大病名称统一整合成9种,再新增22种疾病,补助病种增加(整合)至31种。三是年终根据专项资金结余情况,对年度医疗费用个人负担5000-50000元的保障对象实行精准分档补助。四是继续对保障对象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个人缴费实行全额补助。

  《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中的“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医疗补助内容分别如下:

  “第一道”补助:是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门诊特殊病种和住院医疗费用(以下简称“目录内”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基础上,由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分别对其“目录内”医疗费用予以叠加补助7%11%14%15%,叠加报销后省、市、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上限由原来的50%70%90%95%分别提高为70%80%90%95%

  “第二道”补助:是对罹患31种疾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定点救治医院集中救治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第一道”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补助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部分,再由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予以补助90%

  31种重特大疾病种类包括:原政策规定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2个病种名称统一为“儿童白血病”,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这4个病种名称统一为“儿童先心病”,继续保留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等7种重特大疾病;新增加肺癌、肝癌、急性心肌梗死、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地中海贫血、尿道下裂、重性精神病、脑卒中、白内障、恶性肿瘤化疗和放疗、肝硬化、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风湿性心脏病、血友病、耐多药结核病、唇腭裂、艾滋病机会感染等22种重特大疾病,共计31种。

  “第三道”补助:是对部分罹患未纳入“第二道”补助范围的重特大疾病或经“第二道”补助后个人还需要支付高额医疗费用,可能致贫返贫的保障对象,年末根据医疗叠加保险资金结余情况,予以分档精准补助,实行社会化发放。保障对象年度医疗费用个人负担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部分补助40%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部分补助45%2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部分补助50%30000元以上、40000元以下部分补助55%40000元以上、50000元(封顶)以下部分补助60%。上述年度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计算时间从本年度11日起,按一个公历年度计算。2019-9-19 15:56:01

  东南快报记者:

  我省健康扶贫存在哪些瓶颈有待突破?能否谈一下我省下一阶段健康扶贫计划?2019-9-19 15:57:57

  张国安:

  少数地方缺医生缺机构,部分机构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未达标。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居高不下。健康扶贫越到后面难度越大,面临的都是条件更差、病情更重、贫困程度更深的地区和人群。一些疾病的发生难以预料,有些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每个患者的病情也各不相同,很难采取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一次性全部消除。现有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预计到2020年还有约8万人需要持续做好医疗救治和医疗保障,否则极有可能重新致贫返贫。2019-9-19 15:59:46

  梁步腾:

  我省已基本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制度等相互衔接的医疗保障扶贫体系,医保扶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基本健康需要相比还有差距,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一是保障政策层层叠加,个别存在过度保障问题。为了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各地在省里出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特别是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别地方存在个人自付封顶等过度保障现象,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二是保障对象分散核定,存在重复认定问题。目前省定扶贫标准下的低保对象由民政部门、扶贫开发对象由扶贫办、重度残疾人由残联、计生特殊家庭由卫健部门负责认定,由于各部门间信息系统尚未互联互通,存在重复认定,需进行大量的比对分析。

  下一步,省医疗保障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促进稳定脱贫为重点,进一步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进医保扶贫脱贫工作,坚决打赢医保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

  一要坚持保基本,继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之间的有机衔接,实现医保政策的全覆盖。

  二要坚持可持续,清理过度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医保扶贫长效机制,在2020年底前对现有保障政策进行清理,做好政策衔接,防止出现“政策悬崖”。

  三要坚持“三医联动”,推进健康福建建设。进一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全联深动,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要求,持续深化药品耗材采购、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疗行为监管等改革,为“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提供健康保障。2019-9-19 16:03:02

  黄昱: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系列重要论述,坚定信心决心,坚持目标标准和问题导向,落实落细各项健康扶贫政策措施,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一)对标落实基本医疗有保障

  对标对表认真按照国家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医疗技术人员“三合格”、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和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的目标要求。今年8月开展全省对标梳理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加大培训力度,指导各地加大投入和工作推进力度,列出时间表线路图,明确工作序时进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二)提升健康扶贫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开展对口帮扶。继续开展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千名医生帮扶基层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组织全省47所省市三级医院和96所县级医院选派1000名医务人员分别对口支援102所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确保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老区苏区县全覆盖。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远程会诊、让贫困群众就医更便捷。

  二是充实基层人才队伍。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和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特岗医师等政策措施,充实和加强基层人才队伍。

  三是整合县乡资源。稳步实施医联体、医共体改革,通过整合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强化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指导带动,落实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的管理和指导责任,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绩效和同质化管理水平。

  (三)让扶贫政策持续精准惠及于民

  一是持续做好大病专项救治工作。 按照福建省《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逐步扩大大病救治病种和分类,继续提高贫困人口大病救治覆盖面。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优先选择基本医保目录内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诊疗技术和药品、耗材等,积极配合医保部门,将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控制在家庭可承受范围内。健全和完善“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机制,到2020年,贫困患者大病专项救治覆盖的病种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5%以内。

  二是进一步落实做细慢病签约服务。指导各地做细做实家签服务,努力满足贫困人口基本健康管理和个性化健康服务需求,加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健全落实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家庭医生履约质量。

  三是完善贫困地区健康促进长效机制。坚决做好艾滋病结核病防控工作,推进地方病和重点疾病防治攻坚行动。落实健康中国、健康福建行动计划,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引导贫困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少得病更健康。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健康城市、卫生县城(乡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等工作,努力改善影响健康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2019-9-19 16:08:06

  主持人: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媒体朋友参加,也感谢在座来宾莅临本次新闻发布会。谢谢大家!2019-9-19 16:09:03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